(常州市委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特刊用稿)
时间是最好的一面镜子,丁山华与“一根电缆”结缘已有三十余年,在一万三千多个日日夜夜中,他将“人诚品优”奉为座右铭,谋实业,崇实干,做精做专,把一家濒临破产的无名小厂,发展成全球线缆企业规模排名“中国第一、世界第七”的行业巨头,唱响了中国的“上上”之歌,成就了世界的“上上”之选。
自强不息,力打“上上”牌
1983年10月4日,对于丁山华来说终身难忘。这是他走马上任溧阳电线厂的第一天,一脚跨入厂区,就仿佛就走入了电影《乔厂长上任记》里的镜头:厂区尘土飞扬,厂房破败,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,生产物资堆放得一片杂乱,丁山华感觉“把自己扔在了垃圾堆上”;再走进车间瞧瞧,三个一伙,五个一搭,自由得像一个菜市场。此时的电线厂,员工不足300人,连电线带钢筋业务加起来,年销售不到400万元。底子薄、管理乱、发不起工资,大量的问题像麻绳一样绞在一起,让前几任厂长望而却步,束手无策。一连几天,丁山华的脸绷得像铁板。可情绪化解不了问题,天性好强的丁山华并没有就此泄气。
1983年年底,长期依赖市场计划配给的电线厂几近断炊,眼看着年底发不出工资,丁山华毅然走进市场求出路。他带着几个销售员乘坐客运汽车,一路向南,途径广德、郎溪、屯溪、歙县,直到广州、汕头,最多时一天要跑三四个县城,想尽办法到当地主管单位推销产品。一天五毛钱生活费,捉襟见肘的窘迫和一次次的回绝、质疑、嘲笑和冷眼,让这位铁打的汉子也有落泪的时候。但是,凭着一股要争气、不服输的精神,他最终在安徽屯溪、歙县工业局谈成两笔业务。有了这单“救饥米”,当年溧阳电线厂的工资缺口终于有了着落,年底一算账,电线厂当年销售达到450万元,较上年净增近100万元,企业度过一劫。
上世纪80年代,员工端着“铁饭碗”,干部坐着“铁交椅”,大家拿着“铁工资”,这“三铁”俨然成了“铜墙铁壁”,阻碍企业进一步发展。“三铁”是历史的产物,根深蒂固,是让很多国营企业、大集体企业望而却步的难题,可丁山华就敢硬碰硬。他抡起大锤,砸向长期束缚企业发展的“三铁”。
破“铁饭碗”。采用自荐岗位、平等竞争、双向选择、择优上岗等做法,彻底端走“铁饭碗”,让“阿混”混不下去;破“铁交椅”。用人不凭资历,不看文凭,谁干得好就上来,谁不行就下去,厂领导也毫不例外;破“铁工资”。率先分工种、岗位、责任、环境等不同情况确定奖金系数,档次悬殊3倍之多。拆掉“铜墙铁壁”后,丁山华心里依旧有把锁要解开:企业只生产大路货,总有一天要山穷水尽!从1984年起,丁山华先后派出12名中层以上干部,兵分8路,跑遍全国,捕捉信息,了解市场,推销产品。大规模、深层次的市场调研最终凝成共识:有人的地方就要用电,用电的地方离不开线缆。线缆属于前程远大的“长寿行当”。端着肉碗找米糠充饥岂不太荒唐吗!开阔了眼界,全厂的干部员工才幡然醒悟:产品档次低,没有话语权,只能缩在人后作为后补供应单位。落后就落后在思想观念和内部机制的墨守陈规,自缚手脚。只有转轨变型,企业才能全方位进入市场,方能促使偎灶猫变成下山虎。由是,电线厂决定避开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锋芒,跳出乡镇企业的重围,瞄准市场空缺,着重开发大厂不愿做、小厂做不了而市场短缺的产品。重点研制开发煤矿矿用信号、通信电缆,这次战略调整,让工厂开始加速度发展——
1986年,电线厂开发的5个矿用电缆系列新产品,一炮走红。为国家5个重点工程配套,被全国80多个煤矿、矿务局的重点矿井、新建矿井选用,产品质量市场抽查合格率达100%;1987年,塑料电力电缆和阻燃橡套电缆研制成功,电线厂完成了以生产电线为主到以生产电缆为主的重大转变,并更名为“江苏省溧阳电缆厂”,当年就甩掉了“后补”的帽子,并于1988年晋升为江苏线缆价格的导向企业;1989年,电缆产品由畅销、滞销跌到难销,丁山华“宁肯让利,不让市场”,坚持薄利多销,在全行业低迷之年,他们的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42%,利润增长33%,跃入溧阳工业企业的排头兵、常州市骨干企业和利税大户、江苏省先进企业的行列;1991年,全厂固定资产3100万元、产值6500万元、利税达703万元。丁山华的锐意开拓,使全厂员工渐渐形成了一个共同的信条:英雄好汉,产品上看,市场点将。然而,产品需要品牌、没有品牌的产品,休想取得市场的认可,而品牌能否打响,取决于产品的“含金量”。从1987年10月10日起,“上上”正式成为电缆厂商标,寓意上上电缆、上上品质,追求卓越,永无止境。
逆风飞扬,成就“上上”品
1992年4月,丁山华调离工厂,出任溧阳市经委副主任。丁山华调离后,工厂靠着惯性继续前行,1992年,在溧阳率先实现产销双双超一亿元大关,利税突破千万元大关。但好景不长,滑行一段路后,风向突变,工厂面临双重压力:电缆行业材料转为卖方市场,产品却仍是买方市场;材料大幅度涨价,而产品不能同步涨价。加之企业内部管理松懈,被骗、被盗、货款收不回等种种原因,使工厂因无钱购买材料而常常出现停产现象,红极一时的溧阳电缆厂不但辉煌不再,还陷入了岌岌可危的境地;业绩下降速度之快,令人震惊! 1995年,仅头两个月,工厂就亏损179万元,企业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。丁山华在此临危受命,于1995年4月回厂兼任厂长。49岁的丁山华回来了,摆在他面前的摊子却比1983年10月第一次到任时更为复杂。
他一头扎进科室、车间,倾听呼声,冷静思考,寻找症结。领导层统一思想后,提出了非常时期的非常方针:“勒紧裤带,压缩一切非生产性开支,确保生产正常运行及增产节约,促进销售,求企业生存,保职工吃饭。”他们紧紧抓住“以人为本,强化管理”的牛鼻子,厉行改革——在查明原因、分清责任后,对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责任者及分管、监督领导者处以赔偿与罚款。行政二、三线人员定岗、定员、定责。一线取消固定工资。严格奖勤罚懒,重奖有功人员,同时全面压缩应收账款,清仓理库,盘活存量资金,加速回笼货款,改革一套组合拳下去,遏制了歪风,重振士气。
生存危机暂时解除,但企业要赢得市场主动,必须要有过硬产品。在丁山华的推动下,工厂同步开发的氧化镁等四只产品已获得成功。这为1995年下半年的市场销售赢得主动,工厂产、销均创历史最高纪录,不仅弥补年初亏损,还实现利税278万元。
1994年12月14日,三峡水电站正式开工。丁山华预判中国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,而中压电缆可以广泛运用于城市地下电网、发电站等多种场合,将有巨大的市场需求。经过前前后后15次论证会,1995年底,他最终决定上中压化学交联生产线,开发电力电缆,不仅上,还要上进口设备。引进高端设备,资金还是关键。面对2000多万元、几乎占当时企业固定资产的一半的巨额投入,丁山华马不停蹄地奔走于江苏进出口公司和各大银行,在经历多次辗转反复后,终于有一家银行答应放款,解了他燃眉之急。1996年7月份在世界最先进的芬兰麦拉菲尔化学交联生产线运抵厂内后,丁山华要求外商配合,力争半年之后出产品。外商睁大眼睛,好像迎面撞着外星人:“我们的设备销往世界各地,包括中国,从未有过这样的纪录。你们这种速度不可能实现。”纪录总是由人创造的。丁山华乐意当创造的第一人。经过周密部署,与技术人员的通力合作,三个月就完成整机安装,年底一次试车成功。外商惊叹:“你们的安装操作技术已与国际接轨,速度创造了世界纪录。你们的企业前途无量!”
其后,辐照交联、橡套连硫两大生产线顺利上马。投产后,企业形成了以35kV及以下的电力电缆和架空绝缘电缆为主的格局,一举进入电力市场。在引进国际先进生产装备的同时,在全厂推行“无缺陷工作”法,从内部先搞“优胜劣汰,适者生存”,实行“利益共享、风险共担”的“捆绑制”,全厂从上到下取消工资制、终身制,奖优罚劣、奖勤罚懒,工作态度、工作质量、工作效益向100%的“无缺陷工作章程”并轨,即全厂职工务必尽最大努力,立足岗位做出最出色的工作,不能出现人为差错。为使产品质量让用户百分之百满意,全厂建立了永久性可追溯记录,只要哪只产品出现质量问题,即可查出具体生产时间、班组和当班工人。当年电缆厂销售达2.2亿元,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;1997年,销售又净增6000万元,达2.8亿元,利税482万元。
乘胜前进,1998年,丁山华充分利用“三大交联”的优势,带领员工大做特种领域产品文章。这一年,溧阳电缆厂正式更名“江苏上上电缆集团”,一个新的时代拉开帷幕。这一年,电缆厂顺利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,并成功地开发了8只新产品,其中,具有极高技术要求的核电站用IE级K3类系列电缆,通过国家14个部委、研究所的专家鉴定,达到国内先进水平。
质量过硬的“上上”牌电缆开始挺进更广阔的蓝海:中南海电缆改造工程验收全优!为此,中南海电信局送来了锦旗:“优质服务,信誉第一,质量可靠,用户满意!”短短几行字,使全厂干部员工感到莫大的荣耀,莫大的骄傲!此后,北京地铁、首都机场改造、劳动人民文化宫……都用上了溧阳的电缆。仅北京市场,他们的产品销售额一下子上升到8000多万元。这一年,全厂741名员工人均劳动生产率高达60万元,在全国机电行业中综合效益指数排名87位。此后,上上在丁山华带领下,稳健快速发展,到1999年彻底走出亏损阴影,并实现销售5亿元,再次创造了一个“奇迹”。
大胜靠德,永走“上上”路
2001年,上上在溧阳市政府支持下正式改制。改制,进一步理顺了管理机制,为丁山华进一步放开手脚创造了条件,但市场经济不相信过往的成绩,只相信不断提升的实力。对此,丁山华的思路是:坚持技术创新,恪守“人诚品优”。他逢会必提:“产品质量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,否则就是一失万无。”对客户,他一片坦诚:“和上上打交道,可以不设防。”“我们从不搞关系走后门,无论是采购还是销售,我们都只认品质。”
2007年,K1类核电缆成功研制,填补了国内空白;2010年底,上上承接了连老外都望而却步的三代核电缆研发重任,仅仅两年,便填补世界空白。在“2015十大经济年度人物”的颁奖现场,丁山华有一段感言让人记忆深刻:“三代安全型核电缆是国际招标,当时我们中了壳外电缆,一家美国公司中了壳内电缆,可是三个月后那家美国公司不干了,到底是刁难还是知难而退我们无从考证,怎么办?这给咱们国家的核电建设造成了重大障碍,在这关键时刻,上上凭借优良的装备,扎实的技术和实干精神承担了这个艰巨的任务,攻克了二十多个难关,最后取得成功,并且在美国做了极端残酷的冲击实验获得通过,美国人服了。”核电站动力电缆就是血管,控制电缆就是神经,电缆出现任何一点问题将会影响整个系统,而相比二代半核电使用寿命40年,三代核电使用寿命要达到60年,对于电缆的要求更高,必须经受高温、高压、高辐射,难度和风险可想而知。但面对美国人都不愿干的项目,丁山华却知难而进。当时,很多人都为他捏一把冷汗,这事做成了,当然可喜可贺;万一失败,后果不堪想象!为什么要冒这个险?丁山华回答却显得轻松:“美国人干不了的,上上一定要干,要争这口气”。为了争这口气,更为了上上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发展战略考虑,上上集全厂之力,不仅引进国际最顶尖的设备,更从人员配给、资金投入、奖惩机制等诸方面,全方位优化科研支撑体系,2013年三代核电AP1000壳内电缆终于研制成功,一举填补世界空白,受到高度赞誉。上上的创新精神,不仅为国家争了光,更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,成就了真正的大国重器:目前国内在建、运行的核电站都有上上电缆。
“技术创新”+“人诚品优”= “上上核聚变”。自2005年开始,上上电缆一直保持着每年10个亿的增幅。2015年销售额已达127亿元,全球电缆企业规模排名中国第一,世界第九;2016年,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行的压力下,上上依然高歌前行。2017年,上上实现销售161亿元,较上年净增36亿元,在国际权威机构英国商品研究所(CRU)发布的“2017年度全球绝缘线缆企业规模排名”榜单上,江苏上上电缆集团位列中国第一、全球第七。此外,上上电缆还获第二届、第三届“中国质量奖提名奖”“中国工业大奖”“中国工业示范单位”“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”“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”“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”等诸多荣誉,彰显“实力上上”“品质上上”的魅力。
2017年10月17日,是上上的五十周年厂庆日,这天也正好是在十九大召开的前一日。丁山华说,上上是个幸运儿,幸运就幸运在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。他说,十九大报告进一步阐明,发展要从追求速度转向提高质量;发展应该不忘初心,脚踏实地。这为上上下一个五十年指明了基本方向。前行的目标一旦确立,我们就更要加倍努力“干”。下一步,上上将凭借人才、管理、技术、装备、实力,坚持质量第一、效益优先,不断开发高端产品,逐步融入“互联网+”,逐步实现智能制造,与世界接轨,为实现“百年老店,成为全球电缆行业的引领者”的目标而努力,为实现十九大提出的“经济发展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”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,为实现常州高质量发展、“建设明星城,种好幸福树”贡献力量!